夏季如何避免空调病_待在空调房勤做六件事
导语:外热内冷,这可不是在形容人的个性,而是夏天室内外温度的真实写照。炙热的暑气把人逼到空调房内,室内外温差大,就像季节交替乍寒乍热,容易引发一系列“空调病”。今天51养生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避免空调病。
第1招:分段进出室内外。
带着一身热气进入空调房,由于热胀冷缩,极易致使头疼、心脏病乃至中风。建议采取分段进出法:在室内先待3~5分钟,然后走出室外到阴凉处待几分钟,扭扭腰、舒展下身体后再进入室内,反复2~3次,等身体较能适应室内低温,就可留在空调房内了。这种方法特别合适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第2招:控制温差和湿度。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样重要。老年人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差。关节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不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室内湿度过大,还容易引发过敏,这时候最好能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建议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3℃~5℃,室内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在25℃~26℃之间。
第3招:多喝温水。
常常待在空调房内,容易致使水份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过干,乃至引发支气管炎。所以需要多补充水份,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35℃~40℃的温水是最好选择。
第4招:保湿工作不可少。
长时间受冷气侵袭,肌肤容易干皱,影响光泽和弹性。严重时,皮肤还会发痒、起疹子。除多补充水份,身体也要常常保湿。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议使用清新型乳液,既不容易梗塞毛孔,还有利于排汗。洗澡后,趁身体含水量较高时涂上一层乳液,让水份留在皮肤底下,让肌肤“喝饱水”。
除庇护身体,环境也得保湿。随时放一杯水在身边或适度栽种植物,也能增加环境湿度。而且,植物能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起到调理空气的功能。
第5招:给眼睛一点温暖。
眼睛干涩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病”,特别好发于戴隐形眼镜或有慢性结膜炎的人。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黏膜,当缺少维生素A、饮酒、吸烟、空气污染时,都会出现结膜干燥症状。在空调房内除适度滴眼药水外,无妨拿条温毛巾敷眼,给眼睛一点温暖,有助于减缓症状、消除视疲劳。平时还可适度补充维生素A,多吃柠檬、葡萄、蔬菜、鱼、鸡蛋等,能改良眼干等不适。
第6招:保持放松,调剂呼吸。
传统中医认为,温度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太热,体内生燥火,情绪变得不安、暴躁易怒;过冷,身体易被寒湿侵袭,人也容易拘束畏缩、放不开。所以当从高温的室外进入空调房,温度转化的同时,情绪也会随着波动。要学会养成放松、调息的习惯。静下心来工作,呼吸保持细慢长匀,可使体内充满温暖之气,从而抵抗寒邪入侵。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