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窍阴穴精析
足窍阴穴为胆经的井穴,因而具有很好的止痛和清热效果,临床也常用于偏头痛,目赤肿痛,热病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在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等疾病中均有应用,且具有显著的疗效。加之穴位取穴较为方便,因此其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需要大家下点功夫记忆学习。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
位于人体的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定位
有趾背侧动、静脉和趾跖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名称由来
足,指穴在足部。窍,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性水液。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的空窍之处。本穴为胆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会点,由于胆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所处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
主治
传统主治
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
现代主治
足跗肿痛,多梦,热病,高血压、肋间神经痛
配伍
配太冲穴、太溪穴、内关穴、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等
配阳陵泉穴、期门穴、支沟穴、太冲穴治胆道疾患
配水沟穴、太冲穴、中冲穴、百会穴、风池穴急救中风昏迷
操作方法
推拿
指掐,局部疼痛
艾灸
温和灸5-10min
针刺
直刺0.1-0.2寸或点刺放血
保健功能
清利咽喉
缓解头痛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