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导师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岭南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小云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喜用花来喻女性,美丽、娇艳。然而,妇科疾病成了摧毁这花朵的首要敌人。无论是青春期的月经失调、育龄期的不孕、更年期的抑郁、睡眠障碍,皆能让人心情沮丧、容颜失色。看病不如防病,省名中医王小云跟您一起,共同维护人生的花朵。
萎黄的面容,苍白的唇甲,当一名女性病恹恹出现在诊室时,经验丰富的医生几乎一眼就能判定这个病人八九不离十是贫血了。在日常门诊中,也常听女性朋友抱怨:“医生,我贫血,您要帮我补补血啊。”到底什么是贫血,长期贫血又有什么危害?我们平常又该如何补血呢?
究竟什么是贫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贫血?
要准确判断自己是否贫血,医院检查血常规,医生判断你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就是血红蛋白的数量。体内血红蛋白合成数量减少,无法运输足够的氧气到大脑,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就容易引起头晕、气色不好等症状。那为啥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减少呢?缺铁。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核心元素。对于每月出一次血的生物来说,很多女性都特别容易贫血。要知道,血红蛋白中的铁,占身体总铁含量高达60%~75%,每月一次的“大出血”,无形之中导致女性丢失了大量的铁,还有部分女性为了追求形体美,长期吃素、拼命节食、减肥,很多女性即使只有八九十斤,也还是会觉得自己胖,就算馋死了也要拼命告诉自己别吃肉。于是,坊间常有“十女九贫”的说法,一般轻度的贫血,往往难以自测。严重的贫血,可能出现脸色萎黄、睑结膜苍白,个别严重者会有乏力、心慌、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贫血的表现。
在日常中,我们可简单自测来评估自己究竟是否气血不足:
1.眼睛: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表明气血不足。
2.皮肤: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表明气血不足。
3.头发:头发干枯、掉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手指: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手冰冷,或者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同时如果手指甲上出现纵纹,也是说明身体气血两亏。
5.睡眠: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都是血亏。
6.运动: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
长期贫血又有什么危害呢?
1.贫血会出现肤色萎黄长斑、粘膜苍白、食欲减退、精神疲惫、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心慌耳鸣等,由于长期缺氧从而引起各器官功能受损,导致学习、工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女性朋友以血为本,长期贫血会造成贫血性心脏病、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早衰现象。很多女性朋友年纪轻轻就成了别人眼中的“黄脸婆”,去反复美容面色也得不到改善,其实是患上了贫血疾病;
3.长期贫血会造成女性朋友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抵抗力差,从而继发其他各种慢性疾病甚至是肿瘤发生。
日常究竟如何补血?
对于单纯的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这事儿简单,关键还在于一个字:吃。
1.家中炒菜做饭尽量用铁锅;
2.合理增加瘦肉和肝脏食物,猪血、鸡鸭血等动物血制品也可适量合理多食,因为身体对肉类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而且不受其它食物的影响;
3.主食可适当增加粗面粉制品,其含铁量比大米要高;
4.多吃红色、黑色食物:一般红色、黑色食品中含铁量较高,如红枣、桂圆、香菇、木耳、黑芝麻、黑豆、阿胶等,其中黑木耳每克含铁毫克以上,是补血上品,最好和肉、鱼、鸡、肝等搭配着吃,提高铁吸收率;
5.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喝茶和咖啡:贫血的女性尽量少喝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形成不溶解的鞣酸铁,这种鞣酸铁会抑制对铁的吸收,那么就会引起体内铁元素的缺乏,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就会加重贫血的症状;而咖啡里的多酚类物质与铁相结合就会形成难以分解的盐类,会抑制对铁的吸收,也会加重贫血,如果想喝饮料,最好是喝点果汁,如桑葚汁、红枣汁等;
6.选择铁补充剂
铁补充剂的优点就在于,一般都明确标明了含量,而且吃着方便,对于工作繁忙,没时间食疗的女性来说,确实省了不少事儿,但补铁会出现大便变黑、腹泻的副反应,大家也应当知晓。
专家简介
王小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岭南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教学名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家经验继承导师,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医院妇科学术带头人、医院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妇科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王小云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医院医院三楼音乐治疗室)、周五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黄旭春: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王小云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王小云教授学术传承人。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骨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骨松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全天(医院医院二楼妇科门诊)、周二下午(医院医院三楼音乐治疗室)。
曹晓静: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瑞典KarolinskaInstitutet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王小云教授学术传承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内分泌组秘书,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秘书。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全天(医院医院二楼妇科门诊)。
供稿:医院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编辑:李馨妮责编:宋莉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