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传承和传播名医经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发团队联合中药大品种联盟将于年7月24-26日在贵阳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会议。该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余浩,郑黎
⊙编辑:一墨
陈某,女,53岁,湖北十堰人。左眼结膜下出血15天,加重2天。
患者15天前晨起时发现结膜下出血,不伴疼痛、流泪,不伴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急性球结膜下出血”,予以抗生素及丹参静滴1周,出血症状稍好转,积血颜色转暗。2天前吃火锅后,上症加重,结膜下大片鲜红色出血,经治疗基本无效,后来我处就诊,就诊时患者精神紧张,左眼白睛外侧出血明显,上半部分为鲜红色,下半部分呈暗红色,舌尖红,苔薄黄,左关郁涩,右寸浮滑。
诊断:白睛溢血(肝火犯肺,热伤血络)
分析:更年期女性,平素心情焦躁,肝火较盛,加之正值秋令,内有郁木之火,反侮肺经,外有秋燥之邪,伤及肺液。燥火随肺气宣发,白睛血络受热所迫,破而出血,当清肝肺之火,以达釜底抽薪之效。处方:
霜桑叶60g,生麻黄3g。
3剂。
方解:霜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与病机丝丝相扣。用生麻黄作用有二:其一,肺受肝木所侮,通过生麻黄使肺气宣发,金自能克木,肝火不清而自消;其二,大剂量桑叶配少量麻黄,麻黄性温,能防桑叶性凉留瘀之弊,且利于陈旧性出血的吸收。
疗效:服1剂后,白睛上半部新鲜出血渐吸收,下半部颜色变浅,3剂后,出血全部吸收,清淡饮食,忌辛辣,同时保持心情愉快,栀子泡水代茶饮一周,巩固疗效。
按:“球结膜下出血”又称“白睛溢血”,不同于急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为季节性传染病。而“白睛溢血”没有传染性,属于内热迫血妄行所致。红眼病在此方基础上加蒲公英、薄荷即可取效。
[本文来源:《医间道》,由传承发展平台(TCMISS)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联系方式:xinyaoshe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