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视力发育关键期,别让这些小习惯损伤
最近,家家在下班路上,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和其他人玩耍,与别人格格不入的是,这个孩子小小年纪便带上了眼镜,显得尤为突出。家家不得不感叹,现在近视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多。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现在已经高居世界第一。有数据显示,近视儿童的年龄正在逐渐降低,小学生近视比例就高达45.7%!
视力不好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问问身边戴眼镜的人就知道:五米以外模糊一片,十米以外六亲不认,五十米以外人畜不分……
因此,保护孩子的视力刻不容缓,必须从小抓起!那应该从何处下手,家家告诉你!
新生儿多久能看到东西?视力是指眼睛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和立体感觉的能力。新生宝宝出生之后就具备了视力,只是这个时候宝宝的视力很差,只有20厘米左右,视野也只有45度左右。由于他们的眼球发育尚不健全,眼的构造和视神经还不是很成熟。同时,新生儿大脑发育得还不完善,没有能力对进入他们眼睛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他们眼睛中的世界模糊而混沌。随着宝宝的眼球、视神经和大脑的不断发育,他们看到的景物会越来越清楚,视野也会不断扩大,在出生6-8个月后,宝宝眼中的世界,就基本和成人一样了。新生儿的视力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于宝宝眼球前后径比较短,所以视物十分模糊,基本就只能感受光线强弱,以及近距离物体的移动。2.对光线和色彩有比较强的敏感度,喜欢鲜艳明亮的物品。3.此时宝宝眼睛的焦距约为23厘米,在此范围内看东西最清晰,而这几乎就是哺乳时妈妈的脸与宝宝眼球的距离,所以宝宝喜欢在吃奶时看妈妈的脸。这是本阶段母子(或母女)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亲子沟通情感之最佳时机。15天的宝宝以后可以对50厘米左右的灯光追随运动,到1个多月时,宝宝已经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3个月大时,宝宝这个时候的视力已经达到0.01-0.02,视野也达到了度。3至6个月大,在这时期,视网膜己有很好的发育。幼儿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8个月,宝宝的视力又进了一步,已经跟大人的视力有点接近了,两只眼睛会协调的很好,一起看目标,一起聚焦,还能够自己调节到看得更清楚的程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习惯损害着宝宝的视力健康,很多家长并未察觉,下面家家来给你好好讲讲。1.睡觉开灯有些宝宝经常半夜醒来,很多家长为了方便照看宝宝,因此喜欢开着灯睡觉。事实上,晚上睡觉不关灯,家家认为不仅不利于宝宝的视觉发育,持续的灯光照射还会损害宝宝的视力,造成宝宝作息节奏紊乱,导致宝宝眼周神经和肌肉持续紧绷。因此家嫂建议你宝宝睡着后应关掉灯。如果一定要开灯,家家请你务必注意灯光是否柔和,不可太亮太刺眼,更不可放在宝宝床头或直射宝宝的眼睛。另外,当宝宝半夜醒来哭闹时,家家建议你开小夜灯即可,不要马上开大灯。2.在床头挂玩具有些家长喜欢在宝宝床头挂玩具,这些玩具有些颜色过于鲜艳,容易造成宝宝眼部疲劳,从而影响到眼部协调能力,宝宝长时间的观看,容易形成聚焦(类似斗鸡眼)、斜视等情况,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到宝宝正常的眼位。如果你有喜欢挂床头玩具的习惯,家家建议在宝宝3岁视力发育完善时,做个眼部测验,发现问题早干预,早治疗。3.没